是從創業板綜指或是創業板指來看,創業板全年的走勢基本上是給牢牢壓制在年線的下方,開局之日如此,至今也仍在年線的下方運行著,距離上方的年線,大概有10%的落差。
就A股的全局來看,主板指數與創業板指數呈現出典型的“東邊日出西邊雨”的景象:上證指數從今年6月6日至今,一直在年線上方運行;深成指緊隨其后,自今年8月14日開始躍過年線后,至今也一直在年線上方運行,雙雙進入了技術分析所認可的牛市階段。主板的個股方面,出現了中國平安、貴州茅臺、美的集團等年內翻番的個股。
創業板指自面世以來,已明顯地經歷了兩輪熊市和一輪牛市。2012年12月26日,創業板指已經超越A股市場包括上證指數在其它指數,突破了年線,從708.24點的年線起步,一路大漲小回,高歌猛進,直至到2015年6月5日,創出了4037.96點迄今為止的歷史最高點位,漲幅高達4.7倍,演繹出了創業板個股“小而優”、“優而漲”的華章舞曲。上證指數在2014年7月24日,才姍姍來遲地突破年線,從2090.89點的年線處起步,在2015年6月12日創出了這輪上漲的最高點位5178.19點,漲幅約1.48倍。較之主板與中小板,創業板是后起之秀,在2012年底即以后來者居上的姿態,拉開了上一輪牛市的序幕。
創業板2017年風光不再已經是昭然的歷史。立足當下,投資者面臨一連串的問題,有些問題更是尖銳無比的:為什么在2017年會出現深成指比創業板指數更強的現象?創業板已經遭遇了滑鐵盧,會因此一蹶不振嗎?
2017年為什么會出現深成指比創業板指更強的現象?除了估值、市場主力資金的偏好等因素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深交所在2015年5月20日對深成指實施擴容,樣本股數量從40只擴大到500只,深市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公司的權重分別為48%、35%、17%。在將于2018年1月的第一個交易日正式實施的最新深成指中,主板、中小板、創業板樣本股的權重分別為44%、40%、16%。在深成指樣本股中,主板占比最多,不乏美的集團、格力電器等藍籌個股,同時深圳A股主板又是不再擴容的板塊。
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IPO數量已達2007年以來的最高水平。發新股從來就是一把雙刃劍,短期看是攤薄了市場已有的存量資金,從中長期來看,則是為創業板輸入了源源不斷的新活水,積聚更多優秀的上市公司,華大基因今年在創業板的上市就是其中的標桿。
站在現在的時點上,當我們興高采烈地在復述著騰訊在香港股市的輝煌、百度等諸多中國概念股在美國股市的精彩表現時,我們始終不要忘記的一個事實是:如果當年中國有扶持民營高新企業的中小板、創業板大平臺,而且這個平臺制度完善,那么,當年的騰訊百度們就應該在國內創業板上市,而不是一窩蜂地到香港和美國股市上市。這說明了什么呢?說明我們當年并不缺優秀乃至卓越的企業,當年缺的僅是中小板與創業板這樣一種高效的直接資本融資平臺。隨著中小創在過去十多年里的持續經營,現在中小板和創業板的平臺已然建成且運作已趨向成熟。可以肯定的是,在當下,在未來,類似騰訊、百度這樣的優秀企業一定還會涌現,它們要展翅高飛時,所選擇所依仗的資本平臺,應該更多的是國內中小板、創業板而不是海外市場。
新興產業、新興企業、企業創新,是創業板的多個關鍵詞中至為關鍵的三個。為新興產業服務,為新興的創業企業服務,為創業企業的創新服務,這不是權宜之計,而是事關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百年大計,8年多以前的2009年10月末,創業板應運而生。時至今天,創業板在這方面作出的獨特貢獻也是明顯領先的,在將于2018年1月的第一個交易日正式實施的深成指、深證100和中小板指中,戰略性新興產業樣本股權重分別達到55%、58%和57%,在創業板指中,更高達75%,顯著高于市場平均水平。而這些比例,是貼近深交所多層次市場實際板塊分布的。
從歷史走勢來看創業板個股的機會,尤其是大機會,都是在大跌之后產生的,而不是在上漲中孕育的。下跌對于真正優秀的企業,是真正的洗禮。創業板面世后,就先經歷了熊市大跌,然后才鳳凰涅磐般地創出了歷史新高。創業板個股在2016年、2017年的連續頹勢,是否孕育著來年的機會越大?未來的市場會給出答案。
筆者相信,時間會站在創業企業與創業板這一邊,時間越長,對于創業板就越有利,因為更多更新更棒的創業企業上市,它們蓄勢待發的勁頭會更充足,也會更切合乃至帶動消費升級、產業轉型的大環境。它們的業績,經歷了優勝劣汰,后來居上的概率是相當大的。在這點上,美國資本市場也給我們提供很好的一個啟示:年初至今,標普500指數累計上漲逾20%,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累漲25%,納斯達克綜合指數累計上漲近30%。
創業板在2017年遭遇了滑鐵盧嗎?不是的,對創業板有利的時間之窗或正徐徐打開。事實與邏輯很明顯,現在中小板與創業板的平臺已經更趨完善了,調整也已經比較到位了。在當下,我們可以樂觀、也可以悲觀地看待中小板和創業板。筆者的選擇是樂觀一點。(黃家章 作者系資深市場人士)
◆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遵守《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
◆ 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 您在寧夏財經網發表的言論,我們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寧夏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
廣告熱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