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天跨尺度計量基準大科學裝置明年建成

來源: 科技日報2025-06-07 11:25:14
  開槽,焊接,火花四濺……記者4日在內蒙古和林格爾新區采訪時看到,空天跨尺度計量基準大科學裝置建設現場一派繁忙景象,目前項目進展順利,預計將于2026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跨尺度計量基準,是引領探索“宇宙起源、物質本源、高端制造”的基礎。作為內蒙古科技“突圍”核心項目,空天跨尺度計量基準大科學裝置承載著航空航天、國防安全、智能裝備制造等領域的計量溯源核心任務,建成后將實現從納米級到公里級的超精密長度計量,承擔我國跨尺度計量基準體系的戰略使命。

“這個構件將來要承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誤差必須控制在‘毫角秒級’范圍之內,我們正在做的是基礎設施工作,相當于給這把‘丈量時空的萬能尺’打地基。”內蒙古和林格爾新區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曹鈺介紹。

這項即將誕生的國之重器,基于內蒙古整建制引入西安交通大學光柵研究團隊,完成從實驗室到生產線的跨越,實現國產高性能光柵與超精密跨尺度計量技術體系的突圍。“我們不做‘孤島式’科研,要讓實驗室的‘光柵’變成草原上的‘產業鏈’。”西安交通大學教授劉紅忠說。

該項目以構建“天地一體、時空統一”的導航定位計量基準與裝備體系為目標,聚焦空天跨尺度計量關鍵技術挑戰,創造性地融合國產高性能光柵測量系統與誤差分離技術,既能支撐在納米級精度下的“雕刻”,又能在公里級尺度上校準衛星軌道,實現“一根發絲千分之一”的測量精度。

同時,該裝置將突破空天技術領域航空航天慣性導航器件的核心位置精度測量與計量標定的核心技術,攻克跨尺度基準計量裝置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核心技術難題,在國家計量體系上建立符合中國科學、工業發展體系的量值溯源技術體系。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new003
我要評論查看所有評論
昵稱: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遵守《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

 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您在寧夏財經網發表的言論,我們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相關新聞

最近更新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寧夏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

寧夏財經網廣告服務中心

廣告熱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