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養老如何變“享老”?委員來支招

來源: 中國新聞網2025-03-09 16:58:11
  3月7日下午,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別舉行小組會議,如何提升居家養老質量、讓養老變“享老”成為會上的熱點話題。

統計數據顯示,我國90%左右老年人居家養老,養老不離家也是很多老人的愿望。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推進社區支持的居家養老。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市涪陵區委書記黎勇建議,推行物業加養老服務模式,制定全國統一的物業加養老服務標準,明確服務內容、設施配置及人員資質要求,制定有償養老服務清單,涵蓋助餐、助浴、助潔、助行、助醫、助急等,提高物業企業和從業人員收入的同時,降低養老成本。他同時提出,要推進居家適老化改造和家庭養老床位的建設,并探索把智能養老設施納入以舊換新政策的補貼范圍,讓智能設備普惠普及。

全國政協委員、南京聯創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力斌以蘇州“蘇頤養”項目為例,探討科技賦能下的社區居家養老模式。由蘇州市民政局和蘇州市民卡有限公司聯手打造的社區服務品牌“蘇頤養1號店”,集納養老服務機構、連鎖藥店、超市便利店、理發美容店、上門助浴店、餐飲店等,老人只需撥打養老服務熱線,足不出戶就能享受上門理發、修腳、助浴等服務。

“加大對老年助餐服務、康復輔助器具購置和租賃支持力度”,被寫入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院長莫榮提出以社區食堂建設為突破口,推進居家養老服務社會化。目前全國各地正在積極探索社區食堂發展的新模式,但也面臨一些挑戰,如食堂僅面向老年人,盈利水平有限,生存困難。他建議,打造全齡食堂,探索標準化、市場化、品牌化、連鎖化運營,對老人可采用錯峰用餐或獨有餐價等方式,將社區食堂的公益性和便民性功能全部納入補貼范圍;鏈接平臺企業,提供送餐服務;拓展社區食堂服務內容,加入書畫、棋牌、理療等,滿足老年人多元化需求,提升獲得感。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福利會副主席張曉敏提出,探索形成提升家庭照護能力的培訓課程資源,為居家照護人員提供足夠的技能支撐。推動專業養老機構聯合社區物業等組織,為居家高齡老人、失智失能老人的家庭照護提供專業課程培訓,包括一般照護技能、輔具選擇使用和藥物使用等,增強家庭照護能力,緩解居家照護壓力。

全國政協委員、吉林省公益慈善基金會會長劉啟芳的關注點在農村高齡老人。圍繞發揮社會組織作用,為農村高齡老人提供養老服務。她提出多項建議:支持社會組織與鄉鎮衛生院共建流動護理站,提供上門診療慢性病管理服務,政府按服務量給予補貼;由村委會、社會組織、村民三級聯動建設服務小組,如一名社工加5名低齡老人組成一個小組,每個小組負責10~15名高齡老人,每周上門服務2~3次等。

當天下午共有14位委員發言,內容涉及養老問題的方方面面:“加快制定養老服務法”“應建立全國統一的養老服務信息平臺”,“建議政府加大對養老機器人產業的財政補貼、稅收優惠”……會議持續兩個多小時。(完)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new003
我要評論查看所有評論
昵稱: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遵守《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

 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您在寧夏財經網發表的言論,我們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相關新聞

最近更新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寧夏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

熱文排行
  • 財經
  • 股票
  • 理財
  • 金融

寧夏財經網廣告服務中心

廣告熱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