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亞留學生劉偉龍就讀于寧夏大學。學習之余,他在抖音、小紅書等社交平臺開設了賬號,展示自己在寧夏品嘗美食、跟中國學生及其他留學生交流交往的故事。這次作為創作營成員之一,他很期待能聽到眾多專業導師關于短視頻創作方面的經驗分享,提升創意策劃能力和視頻拍攝技能。
“在實踐環節,我們將走進志輝源石酒莊、賀蘭山巖畫遺址公園、漫葡小鎮等地方。我計劃拍攝一期關于賀蘭山巖畫的短視頻,不僅有趣還有悠久的歷史,應該會非常好玩。”劉偉龍說。
據介紹,“青連絲路——絲綢之路國際青年影像交流計劃”寧夏創作營由中國外文局、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際合作司、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指導,寧夏廣播電視臺和中國外文局對外書刊出版發行中心、絲綢之路大學聯盟、西安交通大學新聞與新媒體學院聯合主辦,旨在為國際青年搭建交流創作平臺,用多元視角記錄寧夏的發展脈搏,用創新表達傳遞中國的時代精神,詮釋“一帶一路”倡議下不同文明和諧共榮的故事,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青春力量。
在數字化時代,影像作為一種跨越語言和國界的表達方式,能夠更加生動、直觀地展現絲路沿線地區的風土人情、文化魅力和發展成就。本次創作營邀請專家學者、導演等組成導師團,圍繞影像敘事、文化表達、短視頻與微短劇創作、AI與未來影像等前沿議題,通過工作坊與實地指導進行授課。同時,來自俄羅斯、印度尼西亞、哈薩克斯坦、泰國、伊朗、巴基斯坦、越南、緬甸等近30個國家的自媒體博主、留學生、媒體記者,以及來自寧夏廣播電視臺、寧夏大學、北方民族大學、銀川科技學院的約150人參與工作坊專業培訓,開展影像創作交流和跨文化創意對話。
在專業培訓結束后,中外近50位代表將兵分兩路,在銀川和中衛進行為期3天的拍攝實訓,聚焦寧夏人文景觀及特色產業,用國際視野講述既厚重又鮮活的寧夏故事。
◆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遵守《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
◆ 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 您在寧夏財經網發表的言論,我們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寧夏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
廣告熱線: